莫欣達:供給側改革下中國鋁工業運行環境分析
發布日期:2017-04-07
2017年4月6日,由上海鋼聯我的有色網(Mymetal)、上海期貨交易所聯合舉辦的《2017年中國西南銅鋁產業鏈高峰論壇》在重慶富力凱悅酒店隆重拉開帷幕,中國有色金屬協會輕金屬部處長莫欣達,通過分析國內鋁工業市場概況,鋁行業政策發行和實施具體情況,對我過鋁行業發展環境做出分析和預測。
中國鋁工業概況
鋁作為一種金屬材料,具有質量輕、耐腐蝕、易回收、易成型的特點。而我國的鋁行業的發展主要以內需拉動為主。25年間中國GDP年均增長10%,帶動中國原鋁消費量從120萬噸增加至3210萬噸以上,年均增長16%。在需求拉動下,中國鋁產能產量出現持續性增長。2016年,中國氧化鋁、電解鋁、鋁材產量分別為6091萬噸、3187萬噸、5796萬噸,2001-2015年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8.6%、15.7%、23.9%,在全球總產量中占比分別為50%、55%、57%。鋁產品產量持續增長。
截止2016年底,中國鋁行業資產總計1.56萬億元。
中國工業政策環境
宏觀經濟方面,莫欣達在會議上表示:“要堅持穩重求進工作總基調”。經濟增速要從高速增長轉化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將不斷優化升級,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產業運行情況及投資方面,莫欣達表示,我國的政策目標主要在于“優化產業結構、化解產能過剩”。2013年5月,發改委、工信部下發《關于堅決遏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的通知》。2013年起,工信部3次公布符合《鋁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名單。2013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2014年7月,《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2014年10月,國務院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5年5月,發改委工信部關于印發對鋼鐵、電解鋁、船舶行業違規項目清理意見的通知。2016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2010-2015年,工信部累計公告淘汰產能240萬噸,涉及曹型60KA-195KA。
環保冀碳排放方面,2017年啟動電解鋁企業碳排放交易,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達到1玩孫標準煤以上的企業法人單位或者獨立核算企業單位需參與交易;《新環保法》出臺以及未來國家對排放標準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將不斷促進鋁企業技術升級,以適應發展需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6+2”地區實施減產。其中,電解鋁電解槽、氧化鋁生產線個減產30%;碳素達到特別排放限值減產50%,達不到則全部停產。
用電環境方面。莫欣達表示,“電力成本占生產成本比例超過40%,時鋁廠核心競爭力”。同時,不同地區、用電模式、資源價格等,導致各地區間用電價格差異較大,是導致過剩的重要因素。
進出口政策方面,國家鼓勵資源進口、限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鼓勵高附加值產品出口。
鋁消費環境方面,巨蟹會快報統計,2016年原鋁消費量味3120萬噸,同比增長8.8%。
傳統消費領域方面,2016年全國房屋施工面積75.9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2%,房屋新開工面積16.7億平方米,增長8.1%;汽車產量2811.88萬輛,同比增長14.46%,增幅同比提升11.21個百分點;電網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5426億元,同比增長16.9%。此外,中國鋁應用新增長點不斷涌現,味擴大鋁消費提供有力支撐。交通領域“以鋁代鋼”,電力領域“以鋁節銅”,建筑領域“以鋁節末”。
總結與思考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的思路就是按照電解鋁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的原則,嚴格控制電解鋁新產能,培育市場、引導消費,增加有效供給,不斷擴大鋁的應用。顏控新增帶戒律產能,減低競爭成本;不斷降低能源及原材料消耗,實現清潔生產;加強技術創新,增加有限供給;規范出口秩序,積極應對國際貿易摩擦。